
2025年1月至10月,印度不锈钢进口量显著收缩,主要原因包括来自中国的进口大幅下降、国内不锈钢产量提升,以及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采购谨慎。
在此期间,不锈钢总进口量为73万吨,较2024年1月至10月的93万吨下降21%。其中,约72万吨为不锈钢扁平材成品,进口量较2024年1月至10月的90万吨下降22%;长材进口量为23300吨,较去年的27600吨下降16%。
按系列划分的进口情况如下:在审查期内,受加工行业和高端应用的稳定需求支撑,300系扁平材进口量同比增长14%,从去年的29万吨增至33万吨。相比之下,400系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29%,至17万吨。200系扁平材相对稳定,小幅下降3%,至2万吨,而其他等级因采购模式转变和进口依赖度降低出现显著调整。
系列方面,300系长材下降3%,反映出制造和工程领域活动低迷。400系长材因汽车零部件和家电需求稳定,小幅增长7%。200系下降7%,其他特殊等级下降36%。
中国进口量的大幅下降重塑了印度的进口结构。中国作为印度传统的主要不锈钢供应商,扁平材出货量同比出现前所未有的约70%暴跌,从去年的52万吨降至16万吨。这一变化是总进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反,越南、韩国和泰国扩大了供应,填补了部分中国留下的缺口。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供应保持稳定,仅有微小变化。
长材方面也呈现类似趋势:中国进口量下降62%,中国Taiwan地区、德国和意大利也有所下降。然而,韩国的出货量翻倍至3900吨以上,日本略有增长,表明对精密加工长材的选择性需求,而非大宗商品的批量进口。
进口下降的原因有三方面变化。首先,国内产量达到创纪录水平:2025年1月至10月,印度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8%,至320万吨。扁平材产量为219万吨(增长6%),长材激增至100万吨(增长25%)。产能扩张、更高的钢厂利用率和效率提升,使国内企业能够满足此前依赖进口的需求,特别是大宗商品等级产品。
其次,中国出口放缓:中国出货量暴跌是最大单一因素,受出口优先级转变、价格竞争力减弱和合规问题影响。中国钢厂面临国内不确定性和国外更严格审查,低价不锈钢流入印度的数量大幅减少。
最后,印度标准局(BIS)合规要求改变了采购行为:BIS认证要求的实施重塑了采购策略。尽管政府将IS 6911、IS 5522和IS 15997的合规期限暂时放宽至12月31日,但进口商仍面临文件挑战、更高风险认知和交货期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这促使许多买家优先选择国内供应商,因其能提供可预测的交货期和质量保证。
进口的304热轧卷(3 – 25毫米)到岸价为每吨175000 – 180000印度卢比(1900 – 2000美元/吨),比国内价格每吨便宜约5000 – 10000印度卢比。BigMint最新评估显示,11月18日国内304热轧卷价格为每吨180000 – 184000印度卢比。BIS临时公告发布后,市场特别是300系出现大幅调整,抛售压力增加。
展望未来,尽管BIS临时放宽措施有效期至12月31日,但预计未来几个月印度不锈钢进口仍将保持适度。多数买家持谨慎态度,等待2026年质量控制令(QCO)执行的明确信息,并评估最终有多少海外钢厂能获得BIS批准。
国内钢厂利用率提高且定价具有竞争力,可能继续替代进口,特别是200..



Will the potential growth of India’s stainless – steel imports in 2026 really happen as expected? Given the complex factors like BIS regulations, global raw material price fluctuations, and China’s export trends, is it too optimistic to predict that imports will increase once these conditions a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