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虽仍位居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卡塔尔和美国),但其成功的根基正摇摇欲坠。原计划于2025年9月启动的巴罗萨项目,旨在为达尔文液化天然气厂供气,以及康菲石油公司11月在奥特韦盆地钻探取得成功,这些消息虽令人欣喜,但却难以弥补澳大利亚国内天然气格局中日益凸显的深层次结构性失衡。目前,大部分天然气生产仍集中在西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远离依赖天然气的东南部人口中心。与此同时,新开发项目难以跟上出口承诺和国内需求增长的步伐。此外,监管趋严和严苛的环境要求也让新投资望而却步,使得澳大利亚天然气的长期前景比其出口排名所显示的更为脆弱。
几十年来,勘探一直是澳大利亚的一大优势。自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发现的碳氢化合物约达10亿桶油当量。但2015年后,这一趋势开始转变。海上勘探活动减少,且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少,国内工业需求有限,却有直通面向亚洲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便利。澳大利亚的地理因素加剧了这种失衡: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北卡那封盆地位于西海岸外,而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大部分工业集中在东部,且两地之间没有管道相连。因此,大多数新的海上发现自然流入液化天然气出口工厂,而非国内市场,进一步加深了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差距。这种结构性脱节已成为澳大利亚能源体系的核心问题,且随着液化天然气出口的扩大愈发严重。
近期的钻探活动虽带来一线希望,但也凸显出近年来相关进展甚微。自2023年以来的第一口海上碳氢化合物勘探井——雪佛龙的Deep 1和Dino South 1,直到2025年5月才开钻。11月,康菲石油公司与3D Energi和韩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在维多利亚省海岸附近(距离坎贝尔港53公里,距离现有天然气生产井12公里)启动了奥特韦盆地项目的第一口井钻探,这是一项由政府资助的旨在加强东南部供应的计划。仅两周后,即11月17日,该公司宣布在两个目标储层(Waare A和Waare C)发现天然气,这是该地区四年来的首次发现,并计划在两个许可证区域内再钻六口井。然而,潜在流量和最终资源回收率仍有待确定。
勘探活动减少的后果在生产趋势中愈发明显。2015年至2021年间,澳大利亚全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了一倍多,从每月约550万立方米增至约1300万立方米,但此后便停滞不前。过去四年,产量一直维持在每月1300万立方米左右,这表明若没有新的勘探,澳大利亚已达到停滞点,甚至可能陷入结构性衰退。
随着全国产量趋于平稳,澳大利亚天然气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逐渐凸显在东海岸。尽管当地供应无法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但东海岸的需求却持续上升。澳大利亚东部的天然气体系围绕昆士兰州的煤层气液化天然气厂构建,这些工厂从国内市场获取资源,且采气量稳步增加。2016年至2019年间,长期低价合同到期后,国内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并开始与亚洲地区液化天然气净回值挂钩,即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在海外获得的价格减去再气化和运输成本。这种关联如今主导着市场: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天然气不再像本地定价的公用事业产品,而更像是全球交易的商品。每年冬季,天然气虽会南流,但受限的管道网络无法满足高峰需求,导致当地供应紧张和价格飙升。政府要求煤层气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在向海外销售现货前,向国内市场提供未签约的气量。2023年夏季实施并延长至2033年的东海岸天然气价格上限为每千兆焦耳12澳元,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全球价格波动影响。尽管该上限存在豁免情况,允许未开发气田按“合理价格”机制定价,但结果是在最需要投资的时候抑制了价格信号。
供应压力因州一级的环境阻力而加剧。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当地的抵制行动多年来阻碍了新项目的开展。纳拉布里煤层气开发项目原本可满足新南威尔士州近一半的需求,但因抗议、诉讼和政治摩擦搁置了十年,直到2020年才最终获批。维多利亚州在2017年至2021年间禁止陆上天然气勘探,目前仍禁止开采煤层气,这使得昆士兰州成为唯一生产煤层气的州。这种地理瓶颈迫使市场依赖成本更高的南部盆地和长途州际输气,推高了价格,增加了冬季风险,并进一步收紧了供应。
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也变得更加脆弱。今年夏天,批发电价达到每兆瓦时107澳元,创十年来新高,供应压力与占能源结构约65%的老旧燃煤电站问题相互交织。用电高峰时停电现象愈发常见,任何天然气短缺的影响都被放大。
不稳定的监管环境开始令投资者望而却步。9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因监管风险、国内天然气义务和环境压力,放弃了对桑托斯公司19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若无重大外部投资,澳大利亚生产商将面临停滞,且越来越难以履行国内承诺和国际合同条款。埃克森美孚已暂停近期投资,理由是审批和财政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伍德赛德公司的西北大陆架扩建项目,作为该国最大的出口设施,在审批流程中历经六年多,直到5月才获得临时批准。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澳大利亚可能很快需要进口液化天然气来稳定其曾经主导的市场。多个再气化项目正在推进。中队能源公司的肯布拉港接收站预计于2026年年中开始运营。沃帕克公司为其维多利亚州菲利普港湾项目购置了一艘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预计2029年开始进口。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还有另外四个进口接收站正在建设中。然而,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任何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不仅会使国内价格追随本就波动的全球现货价格,还会受到运输和再气化成本的影响。
因此,扩大国内本地供应(例如类似奥特韦盆地靠近东南海岸的勘探项目)仍是成本最低、排放最少且最具战略意义的解决方案。然而,审批缓慢、监管负担沉重以及投资者信心动摇等问题突出。若澳大利亚不能调整策略,资本将流向更具吸引力的地区。东帝...




If expanding domestic supply is the most strategic solution, why can’t Australia streamline the approval process and lighten the regulatory burden to attract investment?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ll the new supply from projects like the Otway Basin really be enough to avoid shortages, or wil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