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周,商品市场价格总体下行,跌势显著放大。商品指数累计下跌1.53%,其中工业品下跌1.9%,农产品下跌1.47%,贵金属跌幅高达4.62%。从形态来看,商品指数已跌破10月中旬反弹行情前的低位,偏弱态势持续。若无法在该位置企稳,恐将迎来顺畅下跌。
商品市场当前焦点在于自身矛盾,供强需弱仍是价格主要驱动因素。加之国际关系问题,市场愈发疲弱,风险情绪明显上升,全球股市显著调整,金融市场的担忧情绪传导至商品市场,贵金属价格亦大幅调整。
国内宏观层面,10月国内经济数据欠佳,尤其房地产、基建等代表需求的数据下滑明显,进一步凸显需求端核心问题——需求下滑。六大口径数据,即工业、服务业、投资、社零、出口、地产销售增速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出口、消费、投资去年基数走高,而工业增加值同比基数相对正常,其放缓存在其他原因。
国际宏观方面,上周美国政府结束关门后,劳工部公布9月非农就业报告,就业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就业人数创新高、薪资增速超预期,使市场修正对美联储的乐观降息预期。本周美国将密集发布滞后经济数据,如PPI、CPI和三季度GDP等,需关注其对市场的扰动。若数据显示物价未进一步上升,市场将重新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或引发风险资产价格超跌反弹。
政策视角,国内再度强调深入实施“两重”建设工作,部署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因美国政府停摆致数据发布延迟,10月与11月非农报告将合并至12月16日公布,晚于12月10日的FOMC会议,这使议息决策面临官方数据空窗期。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内部存分歧,鹰派官员强调通胀因关税和成本压力有上行风险,且9月就业数据未加速恶化,多数分析师认为12月更可能暂缓降息。
短期市场缺乏有效支撑,商品价格整体回落,暂无太多利好。需关注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内容。
宏观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失业率;美国劳工部发布首次和续请失业金人数、9月非农就业等数据,9月失业率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且新增岗位自5月首次明显反弹,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预期变化有限。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各产业用电情况有别。
国内政策上,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两重”建设及促进消费政策;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外交部等提醒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十四五”以来完善生育政策体系,2025年9月..



If the market is mainly driven by supply – strong and demand – weak fundamentals, will the domestic policies on “two – important” construction and consumption promotion effectively boost commodity demand? And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impact of US policies, can …
If the domestic economic data in October is poor and demand is declining, can the policies of “two – major” construction and consumption – promotion really reverse the weak situation of the commodity market? Also, with the Fed’s internal divergence and the delay of key data release, how will it ex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