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8月18日),国内A股市场行情火热,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收盘时,沪指涨0.85%至3728.03点,近十年后再次站上37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指大涨超3.6%。全市场成交额放量,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板块方面,新能源赛道表现突出,盘中指数涨超2.2%,刷新三周高位,表明市场对成长板块的偏好延续。
有色商品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受宏观情绪与基本面压力影响,多数品种收跌,仅沪锡逆势上涨0.17%;沪期铜主力2509合约微跌0.01%,报78950元/吨。
近期铜价波动的核心矛盾在于宏观政策的“预期差”。一方面,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84.6%,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预期占51.5%,美元指数承压走弱,支撑铜价。另一方面,美俄阿拉斯加峰会无突破性进展,但特朗普称“俄罗斯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地缘风险溢价消退,限制铜价上行空间。
关键变量:
- 杰克逊霍尔会议(8月22 – 24日):鲍威尔若释放“渐进式降息”信号,铜价或突破当前区间,反之面临回调压力。
- 欧美8月PMI初值:若制造业数据延续收缩(7月全球PMI为49...
二、基本面矛盾:矿端偏紧与需求疲软的“此消彼长”
当前铜市呈现“供应边际改善,需求淡季疲软”格局,结构性矛盾仍存。
供应端:
- 矿端: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回升至 -37美元/干吨,四季度远期合约维持 -40美元/干吨左右,矿端偏紧未实质缓解。
- 冶炼端:7 – 8月国内精铜产量环比增加,但再生铜受“反向开票”政策影响开工率低迷,精铜消费替代效应支撑供应韧性。
- 海外:印尼自由港冶炼厂制氧设备故障,短期抛售铜精矿,缓解全球矿端压力。
需求端:
- 终端消费:国内8月为传统淡季,电网订单为主要支撑,但新增订单一般,加工企业按需采购。
- 库存压力:截至上周五(8月15日),上期所社会库存连续两周累积增至8.64万吨,环比8月8日涨5.4%,上海市场进口到货增加明显,LME铜亦累库至四个月新高,压制价格上行。
- 精废价差:精废价差持续紧俏,与精铜供求局面相悖,若铜价走弱,下游补库预期或限制跌幅。
三、技术面与后市展望:区间震荡下的“金九”预期
沪铜主力合约当前在78550 – 79400元/吨区间震荡,上方阻力明显。
1. 短期逻辑:宏观反复(特朗普关税谈判“明紧暗松”)与基本面累库矛盾主导,价格偏弱运行。
2. 长期变量:“金九”旺季预期渐近,若下游补库启动,或推动铜价阶段性反弹。
3. 风险点:美铜超量累库可能引发库存外迁,冲击全球供需平衡。
结论:铜价短期受宏观情绪与库存压力压制,但再生铜政策扰动及“金九”预期提供底部支撑。建议重点关注8月下旬国内社库变化及本周杰克逊霍尔会议政策信号,若突破79300元/吨关口,或迎来阶段性补库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