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公司凭借数据中心的迅猛发展,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分析师预测,未来几年数据中心消耗电力占比将从4%急剧攀升至12% ,这使美国电网承受巨大压力,或导致美国居民与小企业电力成本上涨。

美国东部电网系统独立监管机构Monitoring Analytics周四发布的季度报告提议,接入美国电网的大型数据中心应自备发电设施。Monitoring Analytics由PJM于2008年设立,是外部市场监控机构。而PJM作为美国东部互联电网一部分,是美国最大电网公司,为13个州提供能源服务,其中不乏数据中心集中的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地。

一个月前,PJM也曾警示,该电网无法为新数据中心提供多余电力,建议开发商自建发电厂。Monitoring Analytics报告指出,PJM当前容量供应无法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且可预见未来亦不充足。若不及时解决,PJM其他客户将面临高昂成本。

PJM声明正与包括市场监测机构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解决供需失衡问题,称此问题源于电力使用量的空前增长。数据表明,美国居民平均电价较2020年初已上涨超30%。有报告预计,数据中心需对美国电网设施进行昂贵升级,相关成本将转嫁给居民和小企业,除非州监管机构和立法者责令科技公司承担。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6月分析显示,到2030年,全美电力账单平均将涨8%,弗吉尼亚州等地涨幅或达25%,主要归因于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尽管部分科技巨头愿承担增加成本,但技术上难确定费用规模,实践中还存在推诿现象,这在地方层面演变为复杂政治议题。

此外,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公用事业公司短期内升级或扩张电网,但其自身建设可能耗时数年甚至中途搁置。市场还担忧科技业或高估人工智能社会需求,或低估未来计算机芯片能效。而美国居民和小企业将承担大部分成本,因公用事业公司通常靠客户长期用电收回投资,而非预收费用,所以并不愿配合科技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