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两新”落地 促进行业规范 助力循环经济

“反向开票”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对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税务总局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份数511万份 。

自去年4月29日起,税务部门为配合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提升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收购报废产品获取发票的便利性,明确在资源回收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 。一年多来,该政策在助力“两新”政策落地、规范行业秩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

以安徽芜湖奇瑞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其财务负责人吴兵林称,以往回收报废车辆后,财务需逐个督促车主开发票,流程繁琐,车主配合度低 。“反向开票”政策推行后,企业可直接为自然人出售者开票,财务成本降低 。政策支持下,公司一年多累计向4000余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近800万元,预计今年报废车拆解处理量达2万台,增幅超100% 。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安徽芜湖市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达104.95万台,带动消费约57亿元 。“反向开票”政策落地,解决了资源回收行业长期面临的“源头票缺失”难题,使资源回收企业“收旧”“换新”更为顺畅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指出,“反向开票”政策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缺少“第一张票”的行业“痛点”,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废旧物品回收,推动“两新”政策落地 。

湖南省汨罗市居民叶光玉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多年,他表示,政策实施前,回收物资只能卖给不要发票的小企业,政策实施后,回收企业可开票,与其合作的企业增多,废旧物资销量增加四成以上 。

“反向开票”政策实施后,资源回收行业相关个人和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 。广西方圣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力称,政策实施前,从个人收购废纸因对方无法开票致进项税不能抵扣,只能从中间商收购,增加利废成本与税务合规隐患 。政策实施后,可直接从个人回收废品,依法开票,解决进项税抵扣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问题,规避税务风险,减少中间成本与信息隔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合作 。

此外,“反向开票”政策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浙江宁波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政策推动下成绩斐然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何俊涛介绍,处置中心去年5月投产,已生产4500多万块环保砖,处理固废垃圾约10.5万吨,减碳约1.2万吨 。传统模式下,企业面临向上游散户“取票难”问题,“反向开票”政策使“散户交投—企业回收—加工再生—市场销售”链条畅通,提升资源化率,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

在政策与市场推动下,我国回收体系日益健全。今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达276.7万辆,同比激增65%;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增长25%;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速达70% 。“反向开票”政策正全方位推动资源回收行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