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火星上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矿物,这表明火星表面的变化或许比先前认为的更为活跃。尽管科学家对火星的表面外观已有深入了解,但揭示其精确成分仍是一项挑战。

近期,一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识别出了一种全新的矿物,它源自一层不同寻常的硫酸铁,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

8月5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中,由SETI研究所的贾尼斯·毕晓普(Janice Bishop)带领的天体生物学家详细阐述了在水手谷附近检测到一种罕见的羟基硫酸铁矿物。水手谷是沿火星赤道延伸的巨大峡谷。该区域曾被认为有流水,可能蕴藏着塑造火星表面的自然力量,以及火星上是否曾有微生物生存的关键线索。

硫在火星和地球上都是常见元素,常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硫酸盐矿物。这些硫酸盐易溶于水,但由于火星长期干旱,自火星失去液态水后,这些矿物很可能一直留存于表面。研究这些矿物有助于深入了解火星早期的环境条件。

毕晓普在一份声明中解释,研究团队聚焦于水手谷附近富含硫酸盐的区域,瞄准那些从轨道上显示出异常光谱信号的地区,以及层状硫酸盐矿床和显著地质特征区域。

在一个区域,他们发现了多水合硫酸盐的层状矿床,其下是一水合硫酸盐和羟基硫酸铁。

实验室实验表明,在火星上观察到的羟基硫酸铁只有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形成过程中会释放水。这些条件还表明它是在高温下形成的,这意味着火山活动很可能是其来源。该矿物独特的结构和热性质表明,它可能是科学界全新的发现。

毕晓普解释说,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实验室制造出的这种物质似乎是一种新矿物。然而,在正式认定其为新矿物种类之前,必须先在地球上找到这种矿物。

这并非研究人员首次可能在火星上发现新矿物。早在2025年3月,火星探索专家、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教授罗杰·维恩斯(Roger Wiens)指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用激光瞄准火星表面一些异常苍白的岩石。他和团队发现,这些岩石含有异常高含量与矿物高岭石相关的。这一发现本身就值得关注,而真正使其意义非凡的是,高岭石通常只在非常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形成。

他们发表于《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的这一发现表明,火星可能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更像地球——更温暖、更湿润,也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