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与库克群岛展开关于海底矿产勘探与开发的谈判。就在数月前,这个南太平洋国家刚与中国签署了涵盖海底采矿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美国国务院周二宣布,该协议将涉及对库克群岛专属经济区(EEZ)进行测绘,称其为“深海矿藏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库克群岛是与新西兰自由联合的自治国家,由位于新西兰和夏威夷之间的15个岛屿和环礁组成。今年2月,库克群岛官员与中国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内容涵盖海底采矿、教育、经济、基础设施、渔业和灾害管理等方面合作。

此举导致库克群岛与惠灵顿(新西兰首都,此处代指新西兰)关系紧张。6月,在库克群岛总理未进行协商便签署相关协议后,新西兰暂停了数百万的预算支持。根据双方宪法安排,新西兰和库克群岛需在安全、国防和外交政策方面进行协调。本周,新西兰外交部回应谨慎,表示知晓美国这一举措,并尊重“各国管理其矿产资源的权利和责任”。

地缘政治举措:美国推动海底采矿背后反映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战略。4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加速美国深海采矿许可,称这是一场应对中国影响力增长的“淘金热”。该命令标志着美国背离其数十年来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遵循态度,美国虽未批准该公约但此前大体遵守。

法律专家警告,这种单边做法可能破坏全球海洋规范。矿业律师斯科特·安德森在接受MINING.COM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命令是一个重大转变,“可能带来法律和外交风险”,还可能鼓励其他国家单方面扩大海洋主张。

尽管存在争议,加拿大注册的The Metals Company(纳斯达克代码:TMC)的美国子公司,在特朗普发布命令后几天内,依据1980年一项法律提交了在国际水域海底采矿的首份申请。本周,TMC公布了其位于太平洋克拉里昂 – 克利珀顿区NORI – D多金属结核项目的首批可能矿产储量。

海底采矿的支持者声称,这种做法比陆地采矿对环境影响更小。但批评者认为,相关科学依据并不充分。深海大部分区域仍未被探索,破坏其生态系统可能对海洋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